财新传媒
mini > 生活 > 正文

如何应对生活的无意义感?

2021年09月18日 21:0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如果你平安度过了这个无人区,你会找到新的方向,你的人生也会散发出新的活力
图/视觉中国

  本文系博客精选,来源于“奴隶社会”

  本文来自诺言社区《寻找内心的火花》讲座。感谢诺友窗外、钟鹿整理文字稿。

  诺友问:我以前是一个有强烈目标、有热情、有火花、很自信的人。但是感觉近几年这种热情被消耗光了,好像每天都感觉有点情绪低落,想问一下老师,怎么破这个局?怎么样把那个内在的踏实找回来呢?

  一诺:我刚才在直播间也看到有位朋友讲,自己高中时为了考上了名校每天都非常努力学习,最后如愿以偿考上名校了,但现在到了 30 多岁,什么都有了,反而觉得生活变得很没劲。

  我觉得其实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生广度(life spectrum)在变窄,现在所谓内卷也是如此。当眼前的东西就是全部,那人和机器就没什么区别了对吧?

  这种变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的物化,把人变成了一份知识和技能,如果做得不好,或者是有其他人做得更好,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了价值,没有人看到这个人是谁。

  我们一定要看到,其实人生的广度是很宽的,生活的可能性、世界的多元和有趣是无处不在的。就好像你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没有开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就如同我们的生活状态,你看不见任何有意思的东西,但你一开灯,就会发现屋子里其实什么都有,你的人生也有无限可能性。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看不见时就认为它不存在。在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现在什么都看不到,并不是因为没有东西,这里可能非常美丽,只不过是没有开灯。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把眼睛打开,把宽度打开,这是感受人生意义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秦华:一诺你在说物化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不仅我们自己被物化,同时我们也在物化他人、物化世界,把世界当作一个工具,来让我们回避一些更有挑战的问题。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这个世界的各种评价体系来为我们承担责任的。

  我们各种人生活在一起,要分配资源,所以创造出了各种分配资源的游戏规则。但实际上,你可以不按照这些规则,或者说哪天这些规则都没有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都没有了,我们会发现自由这个东西很可怕。

  很多人都说要追求自由(当然自由是存在主义的一个终极关怀),但自由是没有根基的,你的整个世界都是主观的世界,整个人生体验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你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可以依靠,全在你一个人的肩膀上,这是多么可怕一件事情?

  很多人承受不起这种责任,无根的感觉让人瑟瑟发抖。然后你说不要不要不要,我还是进入到现实的游戏中,跟大家一起卷吧,虽然卷很痛苦,但是可以让我们去回避真正让我们吓得瑟瑟发抖的问题。

  在这种语境之下,我们在把世界当作一个工具,我们沉迷于表象世界当中,以回避根本的问题。

  同时,当我们在说其他人怎么样,我们不如其他人好的时候,其他人也就成为了你自我评价的一个工具,因为你没有看到其他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他们的内在,你只看到他们某一个KPI比你好,这也是在物化别人。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功能化的东西去掉,我们看到的世界非常大,你会看到一个丰富的人的世界,一个自然的世界。所以,这是我想说的,我们不要把世界物化、把彼此物化。

  写在后面

  关于人生的无意义感,秦华曾说过,她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人:第一类是20岁到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他们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毫无头绪。

  第二类就是35岁上下的人,他们在职场上走了十年左右,有一天突然清醒过来一样,心想“咦,我怎么到这来了?”“我还要继续下去吗?”,然后就慌了。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35岁之前,可能还会因为年轻想证明自己,想挣房子、挣车子,到了 35 岁之后,物质条件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往上走也不过是再多一点,没有太本质的区别。这时你就会开始犹豫:

  接下来到底要干什么?

  “眼前的目标突然没有了,你不知道你要往哪里去,那种没有方向、漫无目的的感觉,让人心里发毛。”一诺将这个阶段称作“成长路上的无人区”。

  如果你平安度过了这个无人区,你会找到新的方向,你的人生也会散发出新的活力。但更多人没能成功度过,于是陷入另外两种境地,要么继续内卷,将目标转移到鸡娃上,要么干脆躺平,安于一时的享乐,但无论哪种,内心的那种不踏实感都会一直存在。

  我们过去的教育一直引导着我们向外求,但向外得到的再多都无法填补内心的匮乏。到最后,你会发现,只有向内看,认识你自己,了解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才能找到最终的解法。

版面编辑:邓舒方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