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陈飞 > 正文

九九重阳,除了登高,还得吃花糕|民俗

2021年10月16日 08:52
重阳节登高与九九这个最大数有关,而“高”与“糕”谐音,就很好理解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糕了
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也要吃一种特定食品,就是重阳花糕。图/视觉中国
陈飞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负笈法国巴黎,获欧洲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中医主治医师。长年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发表有关国学、文化与民俗的专栏文章,为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

  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也要吃一种特定食品,就是重阳花糕。上篇《重阳节:“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谈到,重阳节登高与九九这个最大数有关,那么,“高”与“糕”谐音,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糕了。

  重阳糕又是起源于何时呢,那就要从“糕”这个字讲起。过去,老北京颇具规模的大饽饽铺(糕点店)都挂有两块牌匾,一是炊玉;一是题糕。这实际是两个典故,挂这个以示风雅。炊玉出自《战国策》:苏秦到楚国,见到楚王,对楚王说,楚国的物价高,粮食贵如珠玉;柴禾贵如桂枝,我吃饭如同食玉炊桂。后世用以形容食物名贵。题糕就与重阳节有关了,说的是唐代大文豪刘禹锡,在重阳节题“九日”诗时,准备用“糕”字,却觉得这个字在“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中不曾见过,没有把握,就没用。这倒成了刘禹锡留下的一个话柄,后世有诗:“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但窃以为,这正说明刘禹锡笔下严谨认真,远胜于当下的许多文人学者。

责任编辑:杨哲宇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