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开幕

2021年11月11日 15:01
M+于2021年11月11日举行开幕仪式及邀请媒体参观,图/财新记者 周文敏。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将于2021年11月12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首次展示M+来自中国香港、大中华地区、亚洲以及世界各地的馆藏,当中包括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以及流动影像。
1/17
香港特区政府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M+开幕式上讲话,图/财新记者 王端。香港特区政府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介绍说,M+媲美纽约的MOMA,它的开幕标志着香港不再是文化沙漠。他说,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鼓励艺术表达自由和创作自由。M+总共设有33个展馆,48000件藏品。
2/17
展览现场,图/财新记者 王端。“我深信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史,主要会由亚洲来谱写。而M+在建构历史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既是全新的视觉文化中心,也是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世界级地标,很少机构能与之媲美。M+藉着参与全球的交流对话,并发挥其影响力,向世界诉说我们所在地的故事,”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向媒体表示。
3/17
展览现场,图/财新记者 周文敏。据M+博物馆网站介绍,博物馆的开幕展由六个专题展览组成,体现了M+馆藏的各个重点领域,展示博物馆由2012年开始搜罗的M+藏品系列内的视觉艺术作品、流动影像作品、设计品、建筑项目、档案藏品。以下为六个专题展览简介。
4/17
Michael Wolf《Architecture of Density #8b》,M+,香港,© Michael Wolf Estate。专题一为香港:此地彼方。“香港:此地彼方”通过一段段个人及群体的历史,展现这个城市从战后至今所经历的各种转变。香港既是无数创新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电影工作者的家,更是一片创意汇聚、社会文化更迭不断的土壤。展览分为四个章节──此地、身分认同、地方和彼方,多角度呈现香港视觉文化,与观众一起感受这个城市的活力。
5/17
黄楚乔《大选美》,M+,香港,© M+, Hong Kong。
6/17
格雷格·吉拉德《九龙城寨──屋顶上的小孩》,M+,香港,© Greg Girard。
7/17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7号》,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张晓刚。专题二为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从大革命到全球化”探索了当代中国由70年代初至今的文化发展。1978年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对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主要城市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日常生活。
8/17
何云昌《摔跤:1和100》,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He Yunchang。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崛起,艺术家积极地与国际进行国际艺术交流。艺术家通过展览以及对于新兴媒介和不同常规风格的尝试,来挑战传统思维和艺术实践方法。“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展示这批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当代中国的变化,让国际观众能籍此了解今日中国。
9/17
Alan Chan提供,梅艳芳《飞跃舞台》唱片,M+,香港,© Capital Artists Ltd。专题三为物件·空间·互动。设计和建筑定义我们使用的物件,创造我们居住的空间,并最终影响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观察和生活的方式。“物件·空间·互动”展示了过去七十年来在亚洲制造及受其影響的500多件家具、建筑、平面艺术和其他设计作品。设计跨越国界,彼此交流,互相影响。
10/17
李鼐含《我是一座纪念碑──CCTV衣柜》,M+,香港,© Naihan Li。本次展览揭示了一些可左右此地区大局的更大影响力,包括全球背景下的社会和经济变革,并展示了设计和建筑如何为我们提供一个窗口,了解与当今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11/17
帕西妲·阿巴德《千言万语》,M+,香港,© Pacita Abad Art Estate。专题四为个体·源流·表现。“个体·源流·表现”展现艺术家和作品所构成的复杂关系网,交织出跨越时空、结合个人与共同经验的视觉艺术故事。亚洲位在这个网络的中心点,既指地理位置,亦是广阔的文化场域,孕育出多样的身分、历史和观点。本展中艺术家所运用的创作技巧、物料、形式和方法,与自身的文化或社会背景契合,或受地缘政治支配的国际秩序所影响,包罗万象。
12/17
谢德庆《一年表演1978-1979》,M+,香港,© Tehching Hsieh。
13/17
蔡国强《二十世纪项目:有蘑菇云的世纪(照片记录)》,M+,香港,艺术家捐赠以纪念陈爱柑女士,2016年,© Cai Guo-Qiang。
14/17
“安东尼.葛姆雷:亚洲土地”的装置艺术相片。安东尼.葛姆雷:亚洲土地,2003,M+,香港,由香港匿名人士捐助博物馆购藏,2015 © 安东尼.葛姆雷。相片由Lok Cheng & Dan Leung提供,M+,香港。专题五为安东尼.葛姆雷:亚洲土地。2003年,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邀请了来自象山村(现广州市花东镇)约300名不同年龄的村民,在五天内制作了约20万件泥人雕塑,过程中有三个简单的要求:一、泥人必须是手掌大小;二、泥人能够站起来;三、泥人要有两只眼睛,其他部分可以自由创作。《亚洲土地》这件艺术装置应该从唯一的角度去观看,当你凝视着一片雕塑海洋时,他们似乎也看着你。
15/17
郝量《潇湘八景──琳琅》,M+,香港,©郝量。专题六为博物馆之梦。诞生于1960年代的概念艺术侧重观念多于对象或图像。自其诞生之初,“偶然性”和“拾得之物”就在概念艺术的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偶然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日常可见的拾得之物,则可透过艺术家的刻意改造而成为艺术品。
16/17
金范《青花釉下彩白瓷棘龙纹罐#2》,M+,香港,© Kim Beom。博物馆之梦”拓展了“拾得之物”的概念,展示艺术家如何以文化为素材来革新传统。它以马塞尔.杜尚、约翰.凯奇、小野洋子、白南准四位先驱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为引首,汇聚来自不同地域和世代的二十七位艺术家,对偶然性与拾得之物进行妙趣横生的探索。一如这些艺术家,此展览将这座博物馆及其藏品想象成一个宝库,让观众有机会以崭新的方式发现世界。(展览介绍来源于M+博物馆网站)
17/17
责任编辑:陈婉婷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