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陈飞 > 正文

冬至诗兴与岁时歌咏|民俗

2021年12月25日 08:37
冬至在上古曾被定为一岁之首,古人认为此日是阴阳交替之时,象征着黎明前的最后黑暗。辞旧迎新之刻总会令古今中外的诗人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从而激发出创作热情
2021年12月21日,冬至,湖北省襄阳市,夕阳染红了古城的天空,市民登城欣赏黄昏美景。图/视觉中国
陈飞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负笈法国巴黎,获欧洲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中医主治医师。长年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发表有关国学、文化与民俗的专栏文章,为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

  冬至又名日短、日南至、冬节、亚岁、至日、小至等,是中国农历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四至”之一。《史记·律书》讲:“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是指冬至为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为“阴极阳复”之时,是历法的重要时间节点。此日还成了中国历代诗人们的歌咏对象,留下了大量以冬至为题的诗歌作品。

  有关冬至的诗歌可以归入中国自先秦以降的“岁时诗”。而这就要从岁时的概念说起。岁,即是年;时,指春夏秋冬四时。《周礼·春官》:“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汉郑玄注:“其岁时,今岁四时也。”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依岁时而安排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至关重要,也是各地民俗产生的重要基础。《礼记》记载鲁哀公问礼于孔子,孔子就提出“俢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官方到民间的祭祀、节日节令、习俗、饮食等等,莫不与岁时相关。古代涉及民俗的著述,很多便冠以“岁时”之名。如最早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唐代的《秦中岁时记》,到宋代的《乾淳岁时记》,以至清代及晚近的《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金陵岁时记》,不一而足。

责任编辑:杨哲宇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