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云也退 > 正文

人在何种范围内接受风险?|荐书

2022年12月07日 20:00
技术进步的成就让人们陶醉于“现代性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带来的普遍风险不仅被不分贫富的各国“均沾”,而且无法用感官直接触及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亚当·希金博特姆 著,鲁伊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1986年4月25日,乌克兰大地的边缘,不祥的光在空中闪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次拙劣的安全测试出了问题。随着铀和石墨喷到空中,放射性粒子进入大气。大火烧了好几天,而周围地区的疏散迟迟没有进行,导致成千上万人暴露在这场20世纪最严重的技术灾难之中。

  从很多角度来说,切尔诺贝利事件都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一个技术风险时代的降临。爆炸后的四号反应堆被称为“石棺”,放射性物质粒子沉降在一条30公里长的地带,这里被称为“禁区”,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景观——红色的树林,黑色的雨。很多清理现场的士兵和消防员都死去了,一片放射性的云长久飘荡在欧洲上空。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当时说:“40年前,切尔诺贝利是遥远的科幻小说;现在它是清醒的事实。”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