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米琴:阮清越的《同情者》&多面思考
小说的历史背景是越南战争结束前后,主要人物都是参与过越战的军人。“同情者”正是叙述者对自己的描述,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2024年04月18日 12:36
米琴:《三体》&极端化思维
有极端化思维的人,很难达到“跨越意识形态分歧的社会理解”。叶文洁是水平极高的科学家,但在人文学科方面,却表现得极其幼稚
2024年04月03日 20:00
米琴:易卜生的《人民公敌》&美国现实
编剧更改了结尾。为真理孤身奋战的托马斯意识到,“如果他的社区要走出黑暗,他也必须成长”。他不应对群众感到愤怒,而应视其为朋友,并且设法化“敌”为友
2024年03月27日 16:19
米琴:莎剧《威尼斯商人》&反犹主义
莎剧描写了互相仇恨的双方“远离仁慈”的共性。身为犹太人的英国导演,在获奥斯卡奖感言中谴责了哈马斯和以色列军队的反人性行为,遭到来自两边极端仇恨者的攻击
2024年03月14日 16:08
米琴:名家们的猫咪语录|爱宠
在这个麻烦迭出的时代,猫的智慧和它们把握如何快乐的直觉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
2024年02月29日 15:19
米琴:领跑俄罗斯票房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讲了些什么
改编自布尔加科夫的名著《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电影,上映首周便领跑俄罗斯票房。近十几年,主要中文媒体都发表过对小说的评论,可见中国读者对此书的浓厚兴趣
2024年02月23日 13:19
斯威夫特《爱情故事》:情人节的完美避风港
对歌词的评论实际上涉及对莎剧的不同解读。在那个互为仇敌、互相残杀的世界,身处对立阵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生死恋情,散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
2024年02月14日 09:18
《繁花》:小说vs电视剧
小说和电视剧有相得益彰之处。如果将来拍电视剧《繁花》前传,可能会出现姝华和小蓓蒂的两个标志性镜头
2024年02月08日 08:33
卡夫卡逝世100周年:什么是“卡夫卡式”
卡夫卡的作品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希望
2024年01月24日 16:11
米琴:《繁花》“语破天惊”的肖洛霍夫评语
《静静的顿河》描写战争的血腥暴力如何使善人变成“恶魔”,使人心“成了一块锈铁”。《繁花》中读书最多、最有思想的人物是姝华
2024年01月12日 08:50
米琴:残雪《激情世界》中书迷们的文学误解
蒙城的书迷们生活在比互联网小圈子还更狭小的圈子里;因坐井观天而夜郎自大。他们内设“权威”,外竖“标杆”,试图将文学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南”;其思维模式还停留在50年前
2024年01月03日 16:19
米琴:泰勒·斯威夫特的《圣诞树农场》
圣诞树农场象征着爱、团结和愿望的实现;代表着节日期间人们情感、记忆和梦想的核心
2023年12月25日 08:38
虚幻幸福vs真实痛苦:陀翁作品的现实意义
陀翁揭示了人类心灵相互冲突的欲望及其恶毒残忍能力。此外,人们太早地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真理,因此通过坚持真理而牺牲了他们未来的成长
2023年12月15日 14:00
泰勒·斯威夫特的《疯女人》与小说《简·爱》
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体现出对文学名著较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而不是打着名著的旗号故弄玄虚,甚至歪曲名著
2023年12月12日 07:46
不读书的社会:《华氏451度》70周年纪念
小说揭示书的未来命运与人类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小说还描写了名著的悲惨下场——“被删减成15分钟的电台话剧,接着又被删成两分钟的图书专栏,最后紧缩成词典上十到十二行的文字概要。”
2023年12月01日 08:59
泰勒·斯威夫特的《亲爱的读者》与小说《简·爱》
泰勒·斯威夫特在女权主义的道路上,比简·爱走得更远
2023年11月16日 14:31
泰勒·斯威夫特的《看不见的弦》与小说《简·爱》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体现了恋人在多方面都达到高度契合的理想
2023年11月10日 10:13
米琴:“壮志未酬”的悲愤与共鸣
古代诗人的这种心情和作品主题大都与忧国忧民密切相关,为此写下的诗篇数不胜数
2023年11月02日 15:35
米琴:《茱莉亚》重述《1984》
《1984》是美国高中生必读书。现在有评论者建议,将《茱莉亚》也列为高中生必读书
2023年10月26日 20:00
《哈姆莱特》:从血腥复仇到宽恕和解
皮洛斯为报仇而实施的屠杀极为野蛮,毫无人性,充满邪恶,令人神共愤。哈姆莱特心目中的“人”具有“高贵的理性”和“文雅的举动”
2023年10月19日 08:51
加载更多
米琴
留美比较文学博士,曾在美任教。中文著作有《爱情十九谭》《人生与社会思辨录》等。从2011年起为财新网撰写“名著的启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