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陈飞 > 正文

老舍为什么不厌其烦描写中秋节的兔儿爷|民俗

2021年09月25日 14:30
可以想象,一只怯生生的小兔子被装扮成金甲武士或八面威风的大将军,甚至骑着猛虎,不仅不会像大多数神灵一样,令人望而生畏或肃然起敬,反而会觉得有几分滑稽可笑
兔儿爷是北京民间专为中秋节而塑造的神灵,但不同的,它是一尊喜神。图/视觉中国
陈飞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负笈法国巴黎,获欧洲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中医主治医师。长年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发表有关国学、文化与民俗的专栏文章,为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

  一般传统节日总会有神灵崇拜,当然中秋节也不例外。上篇介绍了写中秋的北京竹枝词,最后一句是“家家都供兔儿爷”,可见这兔儿爷(儿读音要弱化)在中秋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爷在北京语汇中是尊称,也代表着一定的地位和权势。所以,兔儿爷便是北京民间专为中秋节而塑造的神灵,但不同的,它是一尊喜神。其最早见于明末纪坤所著《花王阁剩稿》:“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能追溯到明代,应该说是地道的老北京了,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伴随着北京人度过一个又一个中秋节而长盛不衰。在上个世纪的特殊年代里,兔儿爷也被打成“封建迷信”,而一度绝迹于京城。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北京的兔儿爷又重见天日了。

责任编辑:杨哲宇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