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健保 > 正文

和谐的“实”与“虚”|心理

文|阳志平
2021年12月02日 20:00
如果你是心理学爱好者,可以尝试用它思考婆媳关系、上下级关系的虚实转换,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新思路
中国人的和谐存在“实”与“虚”,形成两种和谐类型:实性和谐与实中带虚的和谐;虚性和谐与虚中带实的和谐。图/视觉中国

  文|阳志平

  在台湾心理学家黄囇莉看来,世界上有三种辩证观:

  “永恒进步辩证观”讲的是冲突永远客观存在,促使人类进步——世界总是往好的方向前进。

  以大乘佛学为代表,和谐也好,冲突也好,都是世间幻象,和谐与冲突并不存在,人类应从冲突中解脱出来以顿悟。

  以中国儒道为代表的和谐化辩证观,认为正也好、反也好,并非对立,正、反双方在本体上是平等、互补的,类似于中国阴阳的结构,也并不是矛盾或冲突,而是和谐化推动世界进步。

  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梳理,黄囇莉发现,螺旋图也好,佛学的世间幻象也好,都不如“阴阳”更能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结构。

和谐的虚虚实实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