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杨旺 > 正文

北京冬残奥会的同与不同|旺议冬奥

2022年03月05日 14:10
希望公众能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这些选手本身,哪怕仅仅是片刻的驻足,也会让他们的世界拥有不同色彩
2022年3月4日,北京,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举行,盲人火炬手李端点燃冬残奥会主火炬。图/视觉中国

  3月5日,当冰墩墩按下暂停键,象征着“宽容、融合”的雪容融走上前台,少了金牌的强力感召,北京冬残奥会赛场变得更加灵动而创意十足。就连品牌文案也诗意盎然:酷寒,没有不同;努力的痕迹,没有不同;速度的考验,没有不同;面对的恐惧,没有不同;想赢的心,没有不同。我没有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它也成为我们探究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内在联系的重要切入点。

  先从同说起,正如文案中提及的,运动员从运动场、训练轨迹到比赛心理、精神状态,都有着固定的规律性:都要做前后四年艰苦卓绝而周密的准备,都需要在北京和张家口等冬奥赛场展示自我,都渴求在奋力拼搏、追逐梦想的灵境中那温暖的邀约。而对于东道主中国代表团而言,无论史无前例地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还是团队组成(业余选手)、跨界选拔(中国残疾人冬季项目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跨界跨项选拔人才)、培训方式(反季节展开境内境外训练)甚至目标诉求(实现突破),都和北京冬奥代表团有异曲同工之处。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