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生活 > 正文

不止有咸甜之争,粽子“内卷”知多少|饮食

文|财新 邓舒方
2022年06月05日 14:00
从古至今,粽子远不止咸甜两大派别,早在宋朝时,粽子的口味已非常丰富
2022年5月29日,云南省昆明市,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火腿粽、叉烧粽、八宝粽……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无论是老一辈尊重过去的传统,还是年轻一代追求生活的仪式感,大多数国人还是会选择吃个粽子。不过,吃什么样的粽子,各个地方人们的选择就大不一样了。

  每逢端午,关于粽子的咸甜之争总会如期上演。6月2日,#咸粽子销量是甜粽子4倍#登上微博热搜。2022端午消费趋势数据显示,5月中旬至下旬,粽子销量环比增长超440%,咸粽占据主导优势,咸粽/甜粽的销售比例约为4:1。

  尽管这次甜粽似乎落于下风,但普遍认为它的诞生比咸粽早。粽子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那时其仪式性更大于食用性,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直至晋朝才固定为端午食品。唐朝时期,人们开始在意粽子的滋味——唐中宗时,著名宴会“烧尾宴”上曾出现“赐绯含香粽”,并强调淋蜂蜜食用。明朝中期,咸粽才见于记载,《竹屿山房杂部》里提及猪肉馅粽子。时至清朝,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火腿粽子”的制作工艺与现在非常相似。

责任编辑:张兰太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