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读书 > 正文

当今世上读过最多八股文的人,从文化史角度再现明清科举史的变迁|带着问题去读书

文|葛兆光
2022年09月29日 11:48
在艾尔曼笔下,科举不仅仅是制度,包括富有象征性的考场、引发考生焦虑的机遇、各种变动的题目、考前考后的求签问卜、阅卷者的心理状态,似乎都从原本一页页纸上文献中活过来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艾尔曼 著,高远致 夏丽丽 译

  [前记:《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通过多维度分析,利用了上千份最新的自1315年到1904年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科举考试档案,探索了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层面。在5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政府中最重要的职位人选都从这些高难度的考试中选拔而出,每隔一年,来自各社会阶层的一两百万人参加考试。从帝制晚期开始到衰亡,艾尔曼更正了我们之前对这一官员选拔系统如何运作的认知,包括它的政治和文化机构,被现代革新者随意废除的无法预知的后果,以及这一制度的长期历史遗产。]

责任编辑:李佳钰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