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读书 > 正文

博客|假如张译饰演逯杲——读天顺三部曲有感

文|高尔基
2024年05月23日 14:34
这个人把路走死,把恶做绝,把天聊没,但你绝对不能说他没有灵魂
《绣春刀》剧照,张译饰演陆文昭。张译饰演过《绣春刀》里的陆文昭,这个角色和逯杲颇有神似,但逯杲的确在绝路上走的更远。

  最近在读由历史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棣老师创作的“天顺三部曲”——《赤龙》《黑煞》和《白幡》,庙堂与市井穿插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小说里时常出现的地名,更是引得我们不由自主对照如今的北京市区地图来查找对应。这种连通古今的感觉,颇为难得。

  其中有一个历史人物,描写的颇为灵动,我不禁想到,如果由知名演员张译来饰演这个角色,应该是极好的,故有此文,很希望张译老师能认真考虑。

  这个角色就是明代天顺年间的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

  逯杲这个角色生活在明代天顺年间,也就是“叩门天子”明英宗在“夺门之变”之后的7年,年号天顺。

  这个人物绝对是一个时代的标注,绝对的主角。

  明初皇帝设立的情报部门,钳制吏治,巡查缉捕。不过一旦适逢野心家执掌这个职位,就会无限外溢这种权力。有明一代,这样的代表并不少见,逯杲在其中也格外特殊。

  张译饰演过《绣春刀》里的陆文昭,这个角色和逯杲颇有神似,但逯杲的确在绝路上走的更远。

  这个人把路走死,把恶做绝,把天聊没,但你绝对不能说他没有灵魂。

  他这个角色贯穿三部剧,成长线非常完整,在小说中分量很重,按剧集领酬劳绝对不亏,但更重要的是,他像一个书胆,他是撬开天顺年魔瓶的那个起子。

  他以一个小人物,挪开了秩序坍塌的最后一块积木,在随之而来的洪流中,弄潮而起,不断膨胀,最终又葬身于此。

  这是伟大小说的天选,传世戏剧的桥段,人性白描的滥觞。

  所以我在读小说时,我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画面就是张译饰演陆文昭的画面。我觉得以张译在陆文昭身上下的功夫,饰演一个更绝的角色逯杲,一定会大放异彩。

  也的确,苗老师笔下的逯杲,是愈发活灵活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只到第三部《白幡》,我才生此动议,因为读书到此,逯杲在纸面上简直已经活了。

  在初舞台《赤龙》里,逯杲首次出场:

  “‘我们队中有个校尉叫逯杲的,平日眼线最多,也是今日午前才接到报信,说和义门内北双冷铺里死了多人,才一起去看。因案情重大,又报到卫里,由指挥佥事汤长官主理。’

  门口有两个锦衣校尉,见杨继宗来了,忙上前见礼,其中一人道:‘在下逯杲,汤长官现在那边歇息,杨公子要愿意,可以先进屋里看看——里面实在有点惨,我就去请汤长官过来。’”

  衣着外貌不着笔墨,只是“眼线最多”揭示了这个草根小官和旁人的不一样。他大抵为了乱世,是做过不少准备的。

  除此之外,他就只是一个善于逢迎,执行力也不错的小官。

  到第二部《黑煞》里,逯杲的角色当然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颇为明白拉大旗做虎皮的道理。

  “逯杲听了不由一个激灵,转念又对着北边大内方向郑重道:‘我逯杲本是个厮役走卒,蒙皇上天恩信任,又得老大人栽培,才有今日地步。今后为皇上办事,纵然有千难万险,哪怕是粉身碎骨,逯杲也绝不退缩半步!’”

  到第三部《白幡》,他的权力已经不可一世了。旁白有云:

  “正是此人。这个逯杲原本不过是锦衣卫中一个普通校尉,听说因参与夺门之功升为百户。到天顺元年七月,却又因擒获了一个什么妖人,晋升为千户。听人说,自那时起他深得皇上信用,不过几月就超擢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其实已经独揽了锦衣卫的大权。”

  逯杲最活灵活现的一个镜头,是下面这个,我觉得未来绝对适合整部剧片花的,尤其是配上张译苦大仇深的表情:

  “逯杲低下头像是在琢磨什么,忽又抬起头来,一对漆黑的眸子死死盯着面前的乐骥,厉声道:‘那你在十九日晚上到汤序家里做什么去了?’”

  整部故事,他几乎没有出场,不过经常被人提起,也处处为人忌惮。直到这句话之前,他责问自己的下官,也是邋邋遢遢,看不出精气神,只以为是一个冗官罢了。

  突然,“漆黑的眸子死死盯着”,以及后面厉声问的话,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直击要害,掌控局面,对方已然是体无完肤。

  那一刹那,我以为这厮的脑袋从电脑屏幕里伸出来,吓人一跳。

  不得不叹服苗老师的笔力。

  然而除此之外,逯杲这个角色,在《白幡》里更多是存在于其他人的口中的,很少直接出现,但存在感极高。

  因为他虽未现身,却如影随形,他的操纵无形却有力,宛若为所有人划定了界限。边界之内,人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边界之外则充满了未知和危险,是权力的深渊,是野心的坟墓。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这个边界勾勒出的图像,就是他的画像,也是权力的画像,更是野心的画像。因此,虽无此人任何外貌五官之描写,但读者对这个人的画像,就是不由地不陌生。

  这样的角色,在以往的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令人手不释卷的,他们裹挟着人性出场,用最恶劣的表现打满全场,却前后联系因果,理性人,最优解,步步为营,直至深渊,让人视之如镜,不由检点自身,视做当头棒喝。

  就像《奥赛罗》里的伊阿古,他说:把你们的剑收起来,露水会锈蚀它们。

  就像《弄臣》里的里戈莱托,他说:我的心在呐喊,而我的嘴唇在笑!

  这也是文学最大的魅力吧。

  不能剧透,我也就只能写到这里了。但是这个关于权力、野心与命运的故事,包含了一个巨大宏伟的宇宙观。里面有报仇心切但隐忍多年的民间义士,有矢志报国励精图治的庙堂循吏,有蝇营狗苟一心私利的官宦人家,当然也有逯杲这个复杂多面的人物。

  他在历史长河里,静静等待了600年,像博物馆里的一个馆藏。只等我们分析人性,要调取典型样本时,他就会隆重出场,完成他的历史使命。

  18年前,我跟着当年明月实时连载《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尚没有注意这个人物,当时的笔触下,逯杲的结局就是被曹钦叛军一刀斩了,寥寥草草,实在单独开不了章。

  而今看“天顺三部曲”特别是《白幡》,我才发现,这个人不简单,故事性强,话题感足,争议颇多,尤其是在这部神作几乎是白描写法的大道至简之下,反而力透纸背。

  张译老师,这个角色,你相当值得考虑。

  本文系博客精选,来源于“高尔基”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