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米琴 > 正文

米琴:李慧娘的爱恨情仇

2024年06月25日 20:00
鬼魂靠法力战胜权臣,能否“鼓舞人们的斗志”确实存疑;但在其身上,人们投射了各种幻想、理想、憧憬、愿望,或借酒杯浇块垒,或不断开掘价值取向
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京剧电影《李慧娘》海报。图:视觉中国

  李慧娘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著名人物之一。确切地说,她在舞台上的主要形象不是人,而是鬼,且异乎寻常地美。演好这一角色对演员是极大挑战。著名昆曲演员李淑君在主演李慧娘时,曾借鉴芭蕾舞《吉赛尔》中幽灵吉赛尔跳的“轻飘的鬼舞”,表现“幽怨的美”,使观众为之着迷。[1]

  当然,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对李慧娘鬼魂感兴趣,主要不是因为她形象美。有学者在研究李慧娘的论文中总结说,李慧娘有着“令人触目撄心”的“不屈的精魂”,“激扬着一种如地火般埋藏在吾土吾民中的隐忍而执著的抗争精神,为的就是要死死捍卫人世间的生命权利、精神自由和社会正义”。[2]不过,在早先的戏剧版本中,李慧娘的形象没有这么高大。在有的版本中,她更像是《聊斋》中多情的“倩女幽魂”。甚至李慧娘的名言“美哉,少年”中的“美”字,在不同版本中也有不同的含义。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米琴
留美比较文学博士,曾在美任教。中文著作有《爱情十九谭》《人生与社会思辨录》等。从2011年起为财新网撰写“名著的启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