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偶然被发现,文书、佛经、绢纸绘画、法器等6万余件文物重见天日。然而,此后20余年间,大批敦煌文物被掠夺、贩卖到世界各地。典籍流散海外,是中国学术的“伤心史”(陈寅恪语);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经说过:“敦煌资料是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的宝藏,而不是一门有系统成体系的学科。”
另一位最擅搜寻、也最富激情的历史学家,则在近40年间,一开始“完全凭着勇气,拿着纸质地图”,穿行于世界各地的敦煌宇宙,结识各国同好,互通有无,同时,“伸出很多触角”,让读者领略到一般学术书所没有的旨趣。他便是北大历史系教授荣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