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1976年以后的茅盾信,今存四件。
依时间序,最早一信是1976年2月的信,专为说到薛绥之《对鲁迅作品某些注解的异议》一文的参考价值。并由此说起,薛有廿二篇《异议》刊在瑷珲县教师进修学校编印的《进修参考资料》第三期。当时王仰晨在人文社鲁编室主持工作,这是为他提供有关鲁迅研究的信息。此信是用硬笔书写,写在两页笔记本散页上。据说,因为钢笔落纸的触感优于毛笔,茅盾是在视力弱化后改用钢笔(韦韬、陈小曼《父亲茅盾的晚年》)。
写于1976年以后的茅盾信,今存四件。
依时间序,最早一信是1976年2月的信,专为说到薛绥之《对鲁迅作品某些注解的异议》一文的参考价值。并由此说起,薛有廿二篇《异议》刊在瑷珲县教师进修学校编印的《进修参考资料》第三期。当时王仰晨在人文社鲁编室主持工作,这是为他提供有关鲁迅研究的信息。此信是用硬笔书写,写在两页笔记本散页上。据说,因为钢笔落纸的触感优于毛笔,茅盾是在视力弱化后改用钢笔(韦韬、陈小曼《父亲茅盾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