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印象派首次大展在巴黎举办,标志着现代绘画进入历史。在一个世纪之后,世界各地除主题展事外,不少相关研究也陆续发表。在这当中,曾获普利策奖的艺术评论家塞巴斯蒂安·斯米的新书《废墟中的巴黎:围困、公社与印象派的摩里索》,描述了这场艺术运动中一个常被忽略的侧面,供读者更多了解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本书有一定的话题性。作者把印象派的同路人马奈、女画家摩里索的罗曼史,重新翻出予以重审。这段关系并不算新闻,只是当代人的关注点超越了男女之情,而是更多涉及两位画家之间的风格影响。笔者以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将印象派绘画的出现,置于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之后的第三共和国这个背景下审视。作者的一位同行将这种编合私人关系与公共事务的写作方式,形容为双焦艺术史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