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热议 > 正文

备受争议、为130人结束生命的“死亡医生”|热议

文|蒋金晗
2024年11月12日 20:00
当前社会舆论关于安乐死的撕扯,个人觉得运用道德大棒没有意义,需要的是从医学伦理、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资料图: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者。图:视觉中国
 

  10月23日,沙白发布了她在瑞士接受“安乐死”前的最后一条视频,引起一轮又一轮社会对生命、死亡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激烈碰撞。

安乐死及其法律的历史进程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语源自于希腊语“美丽的死”,又称怜杀(Mercy killing),现在意指对于患有不治之症且造成剧烈的身体痛苦的病人,为了使其摆脱痛苦而采取人道的方法让其安然死去的行为。

  由安乐死引发的争议由来已久,主要围绕在人道主义生死观、生命至上、人有无选择死亡的权利、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个人独立价值观、同情论、医学新突破、危险先例论、是否会导致道德滑坡和功利观等多个方面。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视听推荐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