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读书 > 正文

王仰晨和晚年冯雪峰|收藏

文、图|王小平
2025年02月08日 10:13
《病床前的回忆》是王仰晨怀念冯雪峰的文章。初刊的题目是《怀念雪峰同志》。在王仰晨存信中,几次看到有人称赞它写得很好
王仰晨《怀念雪峰》原稿,初刊《收获》1980年2期

  冯雪峰晚年接触最多的人,应该是王仰晨和孙用先生,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三角。那段时间,准确说是1972年末至1976年初,他们都归属鲁编室。三人中,王仰晨与冯、孙各自的交往,比另二人之间的交往更密,这是因为另二人已先入老境,而王不仅年轻近20岁,还担负全室的业务,熟悉鲁研圈的动向。冯是出版社明确过“不必来社”的,孙是处于向退休过渡状态,王在三人中间有近乎中枢的作用。

  从接触的形式看,冯常到王家,频繁时每周不下两三次,每次时长也不会太短,可能从半下午直到晚上七八点钟,偶有孙用先生也约了同来,就会聊到更晚,但记忆里从不吃晚饭。当时,我从兵团回京,还没有就业,所以家里总是有人的。只有一次,我外出回来,看到冯等在门口,自然是赶紧请他进去。在王仰晨到家前,我们各自读书,交流极少,这曾在《冯雪峰伯伯漫忆》(《中华读书报》2006/2/16)中写到。王去冯家相对少,原因是事务繁重,且头绪太多。王与孙之间,上班碰面并不少,互到家中走动相对少,孙先生写给王的信和便条,应不下200件(部分后存张小鼎处),以面交书信代替面谈,既因孙性寡言,也是避免他人猜疑。很少的几次,他们同聚王家,会聊到很晚,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这对家人生活不是没有影响,但从母亲到我家兄弟都不曾在意。个人对冯、孙二位,前者是敬重的成分多,后者是亲近的成分多。如今回想,家里很有几种冯的作品,从文艺理论到寓言之类,怎么就没想过请他签下个名字呢?

责任编辑:李佳钰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