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读书 > 正文

再忆戈宝权先生|收藏

文、图|王小平
2025年06月08日 11:24
编辑改稿是分内的事,而戈先生的字确实又小又不好辨认,父亲做这些应是司空见惯了,但并不是所有作者都能像戈先生这样,对编辑工作有充分的尊重
左起:王仰晨、戈宝权、姚雪垠、夏衍(1982年)

  在幼儿园就看过幻灯片《渔夫和金鱼》,后来读书知道了它的作者普希金和译者戈宝权(1913—2000)。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成为初识戈先生的契机。

  当时父亲和鲁编室(注: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在虎坊路上班,院子里搭起了像模像样的铁管帆布棚。我上班的市邮局,位于与虎坊路相交的北纬路。在人心惶恐的氛围里,好像是陈琼芝老师对父亲说起,戈先生还住在四层楼的家里,于是就请他们夫妇携两个孩子也住过来了,鲁编室也会有些工作问题与戈先生探讨。我是早两天和奶奶一起住过来的,奶奶和戈先生住相邻的两间东房,戈太太我称为梁阿姨,她和我们十来个人都住大棚。大棚与东房仅间隔数米,随时能看到奶奶是枯坐还是需要照顾,也能观察到戈先生的不懈工作和规律生活。

责任编辑:李佳钰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