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热议 > 正文

从科幻到现实:高考志愿的选择|科幻文学的软硬之争⑥

文|陈剑
2025年06月26日 20:00
最终,推动人类文明这艘巨轮稳定前行的,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而是那些懂得如何让引擎(科技)与方向盘(人文)协同工作的、拥有完整世界观的智慧个体

  纵观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从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对科学伦理的开创性初探,到儒勒·凡尔纳以饱满的热情讴歌技术进步的无限可能,再到H.G.威尔斯借未来寓言对现实社会发出深刻警示,继而菲利普·迪克在科技迷雾中对存在本质与真实边界的执着拷问,直至安迪·威尔以乐观笔调重申理性精神与人类合作解决危机的力量——科幻文学始终在“科技”与“人文”这两极的巨大张力之间探索、演进与深化。

  每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及其经典作品,都从不同的历史侧面和思想维度,印证了科幻文学的核心命题:“科技推动前进,人文指引方向”。科技,无疑是驱动人类社会形态变革、拓展认知疆域、提升生存能力的强大引擎,它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与可能性。然而,这些能力的价值实现,以及发展方向的正确校准,却始终依赖于人文精神的深刻烛照与价值引导。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视听推荐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