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孩子们终于如愿过上了他们较为理想的假期,但竞争似乎变得更隐形、更复杂,家长依然焦虑

2019年夏天,财新记录了三个北京中产家庭的教育模式,以及孩子们各自不同的暑假。其中,当时11岁的小京就读“超前教育”早培班,时间被各种补习填塞得满满当当;佳佳和程程两姐妹分别是11岁和8岁,除了课程补习,还有各种兴趣班等着她们;“人小鬼大”的小查与小京、佳佳同龄,虽然要上的补习最少,但也学着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马术。

当时,海淀黄庄还是“宇宙补习中心”,数不胜数的教培机构马力全开地应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无数学生在这里度过他们的暑假。

2019年7月20日晚,小京在台灯下完成当天的作业。长期以来,他已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两年之后,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实施,大量教培机构关停或转型,学生和家长们曾经穿梭于楼宇间的疯狂补习生活被按下暂停键。

以上三个家庭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小查:从不喜欢到热爱

惯于“开放式”教育的小查妈妈雪莉,在2019年那次采访结束不久后,终究开始忧心儿子的升学问题。之后的两年半间,雪莉适当增加了小查的课外补习班。“双减”政策实施后,小查的课外补习班暂停授课,培训机构迟迟没有退款,8万多元学费不了了之,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2022年2月12日,马术训练结束后,小查给马刷毛。过去两年多,小查的马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拿下了国内几个奖项。他对这项运动,也从最初的不喜欢到逐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