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2020年,“小镇做题家”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它最初出自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群出身小镇的名校生以此自嘲,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共鸣。
很快,这群“小镇做题家”被贴上标签,成为被审视的对象——出身农村或乡镇,擅长做题,但也只会做题;他们缺乏家庭资源、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敏感、自卑又脆弱,无法摆脱小镇出身的阴霾。
这样的偏见让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感到担忧且反感:“大家觉得他们好像是天生的读书料,超级擅长做题,甚至可以通过做题改变很多东西。这不是全貌。”
【财新网】2020年,“小镇做题家”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它最初出自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群出身小镇的名校生以此自嘲,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共鸣。
很快,这群“小镇做题家”被贴上标签,成为被审视的对象——出身农村或乡镇,擅长做题,但也只会做题;他们缺乏家庭资源、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敏感、自卑又脆弱,无法摆脱小镇出身的阴霾。
这样的偏见让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感到担忧且反感:“大家觉得他们好像是天生的读书料,超级擅长做题,甚至可以通过做题改变很多东西。这不是全貌。”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责任编辑:李佳钰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河南设“职教高考” 清华称十年已录2671名寒门学子|教育观察
2021年06月21日APP打开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