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当除夕焰火升起时,我们,两个40—50岁的人,肯定正在小夜灯下喂奶、拍嗝、换尿不湿。但这样的亲密无间,彼此依靠的时光,让一切忙碌都变得有意义
共同的爱好让大家玩到一起,买谷子与其说是自我表达,不如说是友谊入场券。谷子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还构建了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熟练的基本功、快速的判断力、清晰的目的性,这些要素对于踢好足球缺一不可。这群孩子们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科化训练法这样系统性的训练,不仅是锻炼身体,也真的锻炼了头脑。目前,国内很多青训机构已经开始与国际上先进的青训理念接轨
在外人面前柔弱和善的母亲,却总在家庭风暴过后总结“自己人才这么直来直去”,试图以此体现家人互相伤害的合理性。但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些都是典型的“有毒关系”
看起来只是打一针的事,操作时,从政府到学校到家庭,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细致精准,保障到位。可以说,把疫苗接种普及到学校,是消除与HPV相关疾病的最佳渠道
中国现代育儿史上,最早启动职工幼托服务的城市就在上海。如今重申提升出生率,首先应在政策和技术上加大辅助,为年轻夫妻提供育儿信心与干货
中年人讲得失,少年人凭热爱,如果少年人身上也见不到热爱,笨拙地学习权衡利弊,那是多大的遗憾
对孩子的感受和处境保持好奇、接纳和共情。当我们开始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与孩子的良性互动之路便开启了
家长们自发为孩子们组织起这支草根球队,由家长作为领队和教练,报名参赛,这与一般由青训机构或学校牵头组织参赛非常不同
代沟的到来比想象中更早,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扯越大
结束四年记者生涯,专职陪伴因抑郁症休学的青少年三年后,我越来越觉得,陪伴孩子是一种指向自我的修炼
要避免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性生活,如果可以,父母与孩子最好不要睡在同一个房间,特别是同一张床。而且,家里的男孩与女孩也不应该共享同一个卧室
博物馆用跨越几千年的展品营造出时空延展的氛围感——时间是经线,空间是纬线,博物馆把它们织成一张网。人们可以冲破当下的时空藩篱,穿越到网上任意一个点,逃离碌碌日常
喜欢往往是开启一门兴趣爱好的理由,但要坚持,光靠喜欢是远远不够的
无论是因为经济前景不确定,还是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二手交易确实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培养娃朴素的惜物之情,也许是对过度消费主义的一种小小反抗
这似乎又是一种表现强大的方式——吐槽家长,质疑权威。这个年纪的娃本来就爱顶嘴,有时还会故意在朋友面前和家长顶嘴,只为向朋友展示,自己不是只会听妈妈话的小孩子。似乎,脱离家长的控制,才能显出自己的独立性
视角发生改变,就有了很多新发现
把历史名人还原成正常人,放大他们和现代人之间的共性——近些年流行的历史类产品,都掌握了这把密钥。但把历史人物现代化、简化后,问题又来了
相比于输出知识,我更欣慰她在学着输出爱——照顾家人、体贴老人
“你知道,我已经尽力了,连假期都做题了。我可是班上唯一在假期做题的人。你不能再有抱怨。”
孩子们在这一台家长主导的戏里,多少有种提线木偶的感觉
出镜的只有娃一个,但妥妥是团队作业,策划、文案、拍摄、剪辑制作都需要其他成员——我和娃爸参与
很多孩子都在学竞技运动,不管是智力类,还是体能类,我相信大部分家长初衷不全是奖牌,而是让孩子领略并享受竞技体育的魅力
我希望,在家里面,成员之间尊重对方的边界,彼此不能无限索取和要求。特别是在孩子的青春期,父母往后退一步,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代小朋友心思特别细腻,反正这一代家长在照顾娃情绪、呵护娃自尊方面做得登峰造极。可能是呵护有余、打击不足,现在的娃一旦觉得丢了面子,容易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