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学者提出,伏尼契手稿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置的骗局,并不存在实质性内容。不过,语言学家们显然还不想轻言放弃
对花粉的研究从植物学家辗转到了医生,并不得不麻烦大气学家——为了提供有用的治疗和出行依据,对花粉季节性分布进行监测与汇报
个人英雄主义在诊疗模式中已不复存在,再好的医生离开他的团队和技术支持环境将一事无成。未来只有好医院,好科室,再无好医生
死亡并不是虚无,而是另一种新的存在。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握爱的窗口,尽可能杜绝不辞而别的遗憾,化解不欢而散的心结
近期发表于期刊《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英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与疫情期间的隔离政策有关
对于没有宗教情结的国人来说,求子的现实考量才是最急切的。只是,生命哲学与生殖伦理学的拷问不会停止
研究称,从1973年到2018年的45年期间,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浓度下降51.6%,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数量下降62.3%。1973年全球男性平均精子浓度为每毫升精液约1.012亿个精子,2018年则下降到每毫升精液约4900万个精子
最不近人情的家长是把熊孩子往医院里送,不整出个多动症、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来决不罢休。美其名曰“相信科学”
《科学》杂志近期连刊四篇研究,提出了大脑工作方式的新模型:大脑行使其功能时,重要的不是单个大脑区域,而是区域之间的连接
上海华山医院院内至今保留着一栋占地面积宽裕的二层楼四方形晚清建筑,被上海医学院校友称作“哈佛楼”,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在此创设中国红十字总医院及其附设医学堂,即华山医院前身
把蛋白质、DNA或其他大分子以某种映射变成音乐已见怪不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的大卫·迪默被认为是用DNA序列作曲第一人
作为一种极其简陋的临时性设施,时疫医院乃百年前对传染病隔离场所的统称。直面该类“医院”令人震惊的粗鄙与肮脏,即使放在西式医院兴起的清末,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配置,都无法比拟当时普通医院
人的死亡归途本是天意。因此,生机无限、药到病除是假象,危机重重、回天无力是归途,永不言弃是意愿,悲欣交集是宿命
他留给我们更为宝贵的,是一生坦荡纯粹、与命运共舞的胸怀,无论命运之神眷顾也好、捉弄也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始至终奉行为人群服务的精神
从常理看,生是起源,死是终结。其实,生与死,孰先孰后?死亡是终结还是开启?我们很少深究
研究者表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与现代人类吸烟和喝酒习惯的显著关联,也许有助于揭开人类上瘾和寻求大脑奖励行为的进化起源
金钱、技术并不能逆转生老病死的自然进程,恰恰是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的傲慢、自负,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对疾苦与死亡的敬畏、悲悯与神圣感
“人-鼠”嵌合脑为研究和治疗健忘症和帕金森氏症这两种老年脑疾病提供了前景广阔的实验手段
生命的尺度在悄悄变化,地位、财富、名誉、情欲都无足轻重,生命的真谛浮现在眼前。死亡的逼近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某种警醒,甚至解放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区多次爆发而且规模日渐扩大,但至今仍未出现能进入三期临床实验的疫苗。不难看到,埃博拉病毒是对当代免疫学的挑战
特别是当她看到律师们在法庭抗辩中普遍引用误导性极强的统计结论来为己方辩护,她认为帮助公众理解“统计学”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最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马普研究院古基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他领导的实验室是研究尼安德特人基因的权威机构
好医生并不是起死回生的人;而是直面生死,引导患者及其家属,理解疾苦、死亡,并伸出温暖之手,给予他们爱和力量
特斯拉的机器人技术是从汽车演化而来的,优势在于自动驾驶软件与电池技术。然而,就我所知,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也很难有“类人性”
癌症无疑是苦难之途,经历了身-心-灵层层递进的折磨与煎熬。抒意言志、富有生命隐喻的诗歌,常常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抚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