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王芫:为何输官司的人更容易被历史记住?

2021年10月22日 20:00
王芫
王芫

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什么都有代价》等。

陪儿子学习美国历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那些推动历史进步的案件中,往往是当初输了官司的人更容易被历史记住
news 原图 图/视觉中国

  文|王芫

  陪儿子学美国历史,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在那些推动历史进步的案件中,往往是当初输了官司的人更容易被历史记住。

  第一个例子与黑人有关。1955年12月1日,在种族隔离的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车上,司机要求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将她的座位让给一名白人乘客,帕克斯拒绝了。司机叫来警察将她逮捕。因行为不检而被罚款10美元后,帕克斯不服,向联邦法院提起上诉。

  帕克斯的遭遇激发了黑人社区广泛的同情,他们发起了罢乘公车运动,严重打击了公交公司。然而,帕克斯的上诉被法院有意无意地拖延。担心罢乘无法持续,民权运动人士开始重新考虑法律策略。他们又找到几名黑人女性,说服她们做原告,于是就有了“布劳德诉盖尔案”(Browder v. Gayle,布劳德是原告之一,盖尔是蒙哥马利市长)。这个案子直接递到了联邦法院。1956年11月,联邦法院判决在公交车上实行种族隔离违宪,实现了现代非裔美国人平权运动的重大突破。不过,赢了官司的布劳德,如今几乎无人记得,反倒是输了官司的帕克斯成为反种族隔离的标志人物。

财新mini+会员专享

订阅后每月可免费阅读 3 篇财新通文章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全年畅览 轻松阅读

您正在阅读
王芫:为何输官司的人更容易被历史记住?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王芫:为何输官司的人更容易被历史记住?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邓舒方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特朗普经济政策能走多远

2025年04月05日

显影|罕见病患儿父母直播跳舞 抓住悬浮在流量中的救命稻草

2025年04月06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6日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中国产业链大考

2025年04月06日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不实施报复性关税 将与志同道合国家强化伙伴关系

2025年04月06日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