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体坛 > 正文

奥运竞标机制转型|冬奥会敲门④

文|财新周刊 李忆 曾佳 陆可嘉,陈立雄 发自日本东京
2022年02月23日 07:57 试听
未来奥运产业的发展方向料将沿循新轨道,倡导可持续、包容和多元
2021年10月6日,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延庆冬奥村附近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冬奥会敲门》“财新mini”连载中,查看已更新内容

  冬奥会虽然项目总数不及夏奥会,但由于配套场地的建设、改造、维护都造价不菲等原因,平均下来冬奥会的办赛成本并不低于夏奥会。对于如何缓解东道国纳税人税负、提高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率、取得总体上合理的成本收益比,而不只是账面盈利等公众聚焦的问题,近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冷静的声音。

  北京冬奥申委有关人士多次表示,2022年冬奥会将努力做到收支平衡。拿下冬奥会主办权两年之后,北京冬奥申委公布了预算方案,包括场馆运营、人力资源支出,医疗、通信、交通等方面的赛事编制预算约为15.6亿美元。冬奥申委表示,办赛的资金来源包括国际奥委会分配的3.38亿美元、来自顶级赞助商的1.57亿美元、国内赞助商预计6.6亿美元、8000万美元的授权产品收入以及9600万美元的政府补贴,政府补贴部分占6%。冬奥申委本来预计,门票也能带来1.18亿美元的收入,但为了防控疫情,本届冬奥会改为定向组织观众现场观赛,不再公开出售门票。

财新mini+会员专享

订阅后每月可免费阅读 3 篇财新通文章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全年畅览 轻松阅读

责任编辑:黄山 | 版面编辑:邓舒方
话题:
#冬奥会敲门+关注
#国际奥委会+关注
#奥运+关注
Loading...
推广

财新会员积分兑好礼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电邮

评论区 0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