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新女性的壮游|故事

文|书玉
2024年02月27日 20:00
历史会感谢这些勇敢又有才华的女性,是她们留下了关于那一代新女性的画像和出游的痕迹,展现了半个多世纪女性的解放——她们是如何一步步获得创造和旅行的自由和权利
news 原图 潘玉良1932年的作品《我的家庭》,有意识地突出了女画家的角色成就。

  两年前,我在巴黎搜集20世纪上半叶旅法女艺术家的资料,残存的历史遗迹几乎令人失望。在黎塞留方院,在蒙帕纳斯墓地,在冉克都塞文学图书馆、大茅屋画室和塞努奇艺术馆,中国第一代女艺术家借艺术和留学为由,走出家门国门的踪迹似有还无。与那些来自美国、俄国和东欧的艺术家们不同,中国的女艺术家们鲜有留下当年生活的记录;甚至她们的作品,在越洋旅行、战乱和革命中大都遗失,所剩寥寥。

  不过,也是在那段时期,我看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还有展览,包括中文、英文和法文,都在钩沉寻找这些在艺术史和文化史上失踪的女性,以及她们参与其中的中西文化史上的一次次壮游。

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

  首先吸引我的是民国女性黄逸梵。如果不是她那有名的女儿张爱玲,黄逸梵可能在历史上是个被忽略不计的人物。她不像女革命家秋瑾、吕碧城,也不是创办妇幼院的石美玉、康爱德,或者艺术家林徽因、潘玉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取得任何世俗意义上的成就的女子,却无意中讲述了上个世纪之交女性壮游的时代故事。

财新mini+会员专享

订阅后每月可免费阅读 3 篇财新通文章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全年畅览 轻松阅读

您正在阅读
新女性的壮游|故事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新女性的壮游|故事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邓舒方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日美关税谈判未达成共识 印度对美抛“零关税”橄榄枝

2025年05月06日

“五一”民航客量增速高于铁路 机票价不再临期跳水

2025年05月06日

罗马尼亚极右翼候选人再次领跑大选 自称"特朗普党"誓言MAGA治国

2025年05月06日

特朗普将向外国电影征收100%关税 指外国电影业为“国家安全威胁”

2025年05月06日

TikTok被罚5.3亿欧元 欧盟称数据传输不合规

2025年05月06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