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方益昉 > 正文

医者开明皆有缘:上海圣约翰大学三杰的文化基因与传承|医话

2022年04月12日 09:48
历史表明,红十字会总医院与上海医学院的文化基因,一边表达高明医术,一边复制善于沟通的医学人文特征
颜福庆(前排右一)和刁信德(前排右三)
方益昉
旅美学者。历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外籍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奥斯勒健康人文与医学中心特聘教授。研究领域聚焦社会医学、科学政治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等。

  1927年,继创办长沙湘雅医学院后,45岁的颜福庆先生决心再创伟业,打造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即上海医学院。校址选中吴淞,孤悬于远离闹市的东北郊,但暗暗呼应了后来的“大上海都市计划”,足见颜先生眼光独到。学院虽擎起国立官办与国人自创旗号,也不免开张万事难,1927-1929年最初几学期,总共才招到56名合格新生。

  自晚清起,上海身处洋务维新前沿,占尽地理与人脉优势,得以不断尝试新式医学教育机构,先后出现外资、中外合资,或国人独资等各种办学模式。其中,以1896年面世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资格最老、规模最大、信誉最佳,生源流向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