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人文 > 正文

谁有塑造声景的权力?|热议

文|刘海龙
2024年02月22日 20:00
沉迷于短视频的消费者拥有了塑造公共空间声景的权力,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又一次经典的“大众的反叛”
四川成都,地铁上低头玩手机乘客。短视频的单调声音成为所有公共环境的声景。它们不仅塑造了像公共交通空间的环境声,甚至到了公园、野外的自然环境中,一样可以听到肆无忌惮的短视频神曲和程式化的“声音表情包”。图:视觉中国

  如今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对以下场景不会陌生:周围座椅上模式化的紧张或诙谐的背景音乐、哮喘的罐装笑声、拐着腔调表示疑问的“嗯”;解说声如果是充满爹味的中年男性,常常纵论国内外政治大事;如果是热心的中年女性,一般在进行你不知道的健康生活类话题的教学。

  如果我们不想看,当然可以转移视线,再不济还可以眼不见为净,闭目养神。但是耳朵并没有一个可以关闭的耳盖,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让人无法回避。而且人的听觉还有一个非常主观的功能,会选择性地过滤掉那些背景声,比如我们一般听不到自己血液流动和心跳的声音;换句话说,一旦你意识到这些短视频声音造成的困扰,它们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从背景中突出出来。你越想回避,反而越回避不了。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