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2020年,“小镇做题家”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它最初出自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群出身小镇的名校生以此自嘲,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共鸣。
很快,这群“小镇做题家”被贴上标签,成为被审视的对象——出身农村或乡镇,擅长做题,但也只会做题;他们缺乏家庭资源、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敏感、自卑又脆弱,无法摆脱小镇出身的阴霾。
这样的偏见让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感到担忧且反感:“大家觉得他们好像是天生的读书料,超级擅长做题,甚至可以通过做题改变很多东西。这不是全貌。”
【财新网】2020年,“小镇做题家”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它最初出自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群出身小镇的名校生以此自嘲,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共鸣。
很快,这群“小镇做题家”被贴上标签,成为被审视的对象——出身农村或乡镇,擅长做题,但也只会做题;他们缺乏家庭资源、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敏感、自卑又脆弱,无法摆脱小镇出身的阴霾。
这样的偏见让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感到担忧且反感:“大家觉得他们好像是天生的读书料,超级擅长做题,甚至可以通过做题改变很多东西。这不是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