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绝望的根源?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12位(类)女性角色,对应12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读懂红楼需要一点人生阅历
不论何人都生活在他那个特定时代,无可摆脱那个时代的深刻影响和牢牢的束缚,人生的成败利钝悲欢离合无不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社会形态变了很多,但人情社会的本质没变,这也是今人读红楼的意义,倘若有一天中国社会不需要送礼,吃饭了,也许人们也读不懂红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