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个理想的人才选拔制度,应该不取决于那些个人所无法决定的、与其才能无关的先天因素,比如性别、家庭、血缘等。所以,古往今来,“任人唯贤”总是令人称道。在中国,墨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的主张,孔子也主张选拔人才不能论出身背景(《论语·先进篇》),强调任用贤能对为政者的重要性。在古希腊,柏拉图也有类似主张。可以说,任人唯贤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古今中外无数先贤的共同理想。
T中
人才选拔的悖论|神奇的生活经济学
2021年10月20日 16:38
-
李井奎
李井奎,经济学者,科普作家,著有《大侦探经济学》、《在哈佛看美国》等作品。
就制度层面来说,人才选拔的匿名性、公平性与有效性,最多只能实现其中两个,三者不可兼得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耿铭钟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