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确诊“多动症”的成年人|故事

文、设计|财新 杨涵,陈奕菲(实习) 开发|财新 刘彦彤(实习)
2023年10月26日 07:26
许多患有ADHD的人士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这头与自己缠斗已久的野兽之名,而其中能够就诊并得到正规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

  【财新网】ADHD(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ADHD被认为是儿童特有的疾病,又称“小儿多动症”。如今,越来越多成年人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ADHD的典型症状,一些人还在医院确诊。

  一些ADHD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确诊ADHD后,他们终于能够跟自己和解了——那些不分场合的分心走神、像金鱼一样短暂的记忆、无法完成的阅读,“这一切不完全是我的错”。

我是病人,不是“烂人”

  国内外对ADHD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将ADHD称为“儿童期的过动反应异常”。33年后,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明确提出了成人ADHD的诊断标准,ADHD才开始被认为是一种影响个体全生命周期的疾病。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更名为《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并将该指南中的“ADHD患儿”替换为“ADHD患者”。

财新mini+会员专享

订阅后每月可免费阅读 3 篇财新通文章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全年畅览 轻松阅读

您正在阅读
确诊“多动症”的成年人|故事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确诊“多动症”的成年人|故事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责任编辑:张兰太 | 版面编辑:邓舒方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贵州黔西游船倾覆致84人落水 其中10人遇难(更新)

2025年05月05日

隐秘的老年抑郁|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5日

最新财新周刊|京东战美团:30分钟配送挑战赛

2025年05月05日

财新观察|用好用足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2025年05月05日

特朗普式和平|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5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