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不爱”负载着许多意义,因为它关乎社会纽带的瓦解,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也许是社会学研究最核心的位置来理解
这个前现代学霸,具有她背后那个新兴阶级精明上进的品性;精通法语,熟知最时髦的社交礼仪,大不同于那些低眉顺眼的宫廷命妇。这一切,为她赢得君王宠幸的同时,也成为树敌的根源
本书的写作对象是那些对休谟观点和休谟捍卫其观点所做的论断,以及隐蔽在这些论断背后的语言感兴趣,而非对其本人更感兴趣的读者
作家当然可以在任何地方写作,但作家的身份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托马斯·曼很清楚,他带不走德国,他失去得太多了,每个人都失去得太多
虽然他事业很成功,但给不了他在发挥治国安邦之才时能得到的满足感。不过,到底这也让他有机会坐私人飞机到处跑,发挥外交官和外交事务顾问的作用,这是他最擅长的两件事
基辛格既是战略家,也是战术家。他心思的强项在于从宏大到微小的运作,他胸中既有宏伟的地缘战略规划,也怀揣着无数细微战术的谈判杠杆
战争让他变得成熟,扩大了他的视野,也点燃了他的野心。那个纯真好奇的犹太男孩,学会了反击、争辩,逐渐形成一套防御机制
小说揭示书的未来命运与人类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小说还描写了名著的悲惨下场——“被删减成15分钟的电台话剧,接着又被删成两分钟的图书专栏,最后紧缩成词典上十到十二行的文字概要。”
基辛格是塑造美国外交的少数几位现实主义者之一。他对均势、势力范围和现实政治关系感觉敏锐,一手构建了涉及美、俄、中的绝妙三角关系
书中收录芒格长达35年在股东会上的讲话和问答实录,直言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涉及大量当年国际或全美大事件,还包含他思想发展和投资生涯中的重要动向
我忽然意识到胡舒立这次苏门答腊行的意义,纪史的动机是抵抗遗忘。夜雨孤灯荒江野老,斧钺相加而无畏,文化人平时被压抑的歌哭狂笑终于找到了寄托之所。这是中国文化让人如饮狂泉、欲罢不能的精神魔力
在一个心浮气躁、只看眼前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判断哪些是自我内在的持续价值?在一个专注实现短期目标的经济体系中,该如何去追求长期目标?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中国台湾,空气可能没有现在新鲜,但其他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几乎所有人都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面对未来,人们满怀信心。对今天的许多发达经济体而言,这种美好光景已然不再了
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体现出对文学名著较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而不是打着名著的旗号故弄玄虚,甚至歪曲名著
本书著者桥川时雄1918年来到北京,生活了近30年,几乎独自一人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事业倾注了全力,与中国的学人有了广泛且深厚的交谊
英国作家凯斯·休斯顿的新书《算数帝国》,回顾的是移动数码时代的起点。而他把这个时代的源头,设定在便携计算器的出现
极端主义并非某一时某一地的特殊现象。它沉淀于历史长河,存在于骇人听闻的新闻里,社交媒体上的骂战中。它古老而常新,是人类社会中跨越意识形态与群族的一部分
麦田,燃烧……这发生在地球上的小小灾祸,在这小小灾祸中每一棵死去的麦子,每一颗消失的麦粒,和作为个体的一个渺小人类的命运何其相似
泰勒·斯威夫特在女权主义的道路上,比简·爱走得更远
在学术职业临时化的背景下,博士群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困境:在高高抛起学术帽的同时,也一脚迈进了朝不保夕的巨大熔炉。
在知识形态的演化路上,我们今天也许正处在巴别图书馆3.0的节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一种新的方式结构了或者压缩了宇宙之书
我们的法律规则并不总是有效。最坏的情况是法规没能改变有害行为,也没能给我们它所许诺的保护
假如哲学不是“不必读”,它的最优打开方式是什么
《宇宙工程师之歌》中的每个故事里,工程师们都以精确的计算表达对宇宙的敬畏,以工程的艺术诠释对人类的热爱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体现了恋人在多方面都达到高度契合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