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造物,从人类历史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剧中,我们即可窥到这一点。正如最善于描写人性的英国文学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中所写:
但是人哪,骄傲的人,
掌握到暂时的小小权力,
立刻忘记了自己玻璃般易碎的本来面目,
像一只盛怒中的猴子,
在天神前扮出种种丑恶的怪相,
让天使为之哭泣。
因此,千百年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每一代仁人志士,都在想尽办法去除人性中丑恶的欲念或激情(passions),而保留人性中最美好的善良天使。无论是东方的儒家文化,主张以礼乐文化教化百姓,使之返朴归真,共同造就大同治世,还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要在人间创造天使之城,直至乌托邦文学中充满管制色彩的国家形态,目的都是相同的。然而,不得不说,无论是教化,还是管制,对于人性的改造似乎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胜利前夕,用某种具体的方式去驯化罪恶欲望的思想似乎已经被彻底放弃,这种转化是通过欲望制衡的精巧原理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