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学院的培养目的比较明确:培养制作艺术电影的“作者”(Auteur)。《电影手册》派的教父安德烈·巴赞的“作者论”对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兴起和随后的全球艺术电影提供了理论基础:电影人也是“作者”。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二战”之后的艺术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后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巅峰时期的欧洲艺术电影(1960s—1970s)、苏联“解冻期”(1953—1958)的艺术电影、旧好莱坞(1930—1945)和新好莱坞(1960s—1970s)、台湾新电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