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uKYUNIUW](https://a.caixin.com/uKYUNIUW)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写在前面
应我的朋友、《长安三万里》监制于洲老师邀请,去参加了《长安三万里》首映式。去之前问能不能带孩子,于洲老师问了一下孩子的年龄,说姐姐可以,弟弟太小了。真正观影之后才懂为什么。这个片子太厚重了,连姐姐都看不懂其中深刻的部分,更不要说5岁的弟弟了。
这个片子,是让我们这些中年家长,以“带孩子学唐诗”为动力进入电影院,但在影片开始之后才吃惊地发现,这片子原来是讲给自己听的。
看到最后,已是泪流满面。
王安石诗写得也好,亦不止一两首呢。
夸张了,一味的孩子不懂,而且这篇文章先入为主,参考意义并不大。 孩子认为杜甫年长可能受到课本某些人插画的影响
读唐诗要从理解“进士文化”入手。从这个意义上讲,于今天的小孩而言,有点“儿童不宜”啊!
泪目
耳边回荡《理想》-赵雷、《老男孩》-筷子兄弟。 如果有个孩子,想让他做高适还是李白? 高适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功成名就。李白春风得意,享尽了扬州和长安的繁华,千古留名。 在高适身上,感受到了当年看阿甘时的那种平静的力量。 只有仕途是人们向往的,而出身决定了这不是一条每个人都能走的路。 怎么让每个人都幸福? 有多少产业和职业,就有多少条路。选择大道,选好职业选好路。进体制,不是成功的标准。成功是在选的路上,把铁杵磨成了针。 李白是成功的,才华横溢,春风得意,进翰林,享繁华,千古留名。 高适是成功的,立下目标,实现了理想。 我喜欢高适的方法,羡慕李白的成就。
看得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