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读书 > 正文

上一次和孩子大笑,是什么时候?|带着问题去读书

文|李一诺
2024年08月27日 14:42
孩子天生就笑得出来,我们不碍事就行了!然而,不碍事,并不容易
《笑得出来的养育:你上一次和孩子大笑,是什么时候?》,李一诺 著

  [前记:每个家庭的背景,父母、孩子特点都不一样。所谓的“成功”,背后也有无数看不见、复制不了的机缘与特色。所以,最好的养育,不来自于任何专家、道理、方法,而是来自于作为父母的我们,根据自己的状态,孩子的特点,关系的此时此刻,以及所处的环境与条件,来做的每个当下的“刚刚好,也是最好”的选择。如何做出这个“最合适”的选择?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丰盈自然的状态,对内心障碍、过往伤痛的疗愈,与原生家庭的链接与和解,对真实自我的接纳与释放。只有当我们能真正看见自己,才能真正懂得孩子。只有我们能够真正爱自己,才能给孩子真实自然的爱。所以,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养孩子的书,而是一趟邀请父母们与我共渡的自我关爱、觉察、疗愈之旅。在这里,你能看到我的父母养育、觉察反观、自我成长的经历,既有正向的激励和传承,也有卡点的反思与突破。以及我后来做高管、做教育、做妈妈过程中,看到的父母辈的成长经历,以及同龄朋友、年轻人群,父母孩子、教育体系背后等等养育方式的不同,带来的人生变化与影响,再回过头来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养育?我要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最希望给当下的父母们什么样的分享与启发?以上所有汇成了本书,从自我觉察出发的,启迪父母觉醒之书。]

问题是孩子带来的吗

  我们面临的所有育儿问题,都是有了孩子之后出现的,这是不是就意味着,问题都是孩子带来的?其实,稍做思考就会发现,这个推论有些可笑。就好比我们谈恋爱当中发生的问题,一定是在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之后出现的,难道就能说这些问题,都是男朋友或女朋友带来的吗?显然不是,只是这些生活的际遇,刚好让我们本就有的“自我”有机会凸显和浮现罢了。即使新手父母,也不是一张纯粹的白纸。不仅不是一张白纸,甚至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往往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留有家庭和时代的深刻印记。我们作为新手父母,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模式带入与孩子的互动之中,直至碰壁后才开始反思,继而才可能看到自己曾经“无觉”的内在模式。一迪玩过一种图画书,书里每一页看上去都是白纸,但当用笔蘸上水,在这本书上画的时候,就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果更直接一点,拿一杯清水泼到纸上,图案就会立即显现。这其实是对我们和孩子之间关系的一个隐喻。图案早就在纸上了,只需一杯清水,就会清晰可见。并非清水使你变成了某种模样,而是你本就有这些印记,只是有清水之后,这些图案才得以显现而已。于我们的人生而言,能够有机会洞察这些内在的图案,是一种珍贵的馈赠。孩子的降临带给我们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因为它们能够让我们看到那些自身深藏的、未曾觉察的关于“我”的内在模式,那些平日里不为人知的“隐形图案”。

“隐形图案”从何而来

  每个人内心的“隐形图案”,大体源自三个方面。

责任编辑:李佳钰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