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话题之一。此前,财新曾报道了一些中小学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专注于此项研究20余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指出,“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详见财新网:《压抑的教师|特稿精选》)
据俞国良团队此前研究,2000—2022年,中国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达到16.1%,排除较低的幼儿教师检出率,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达到17.8%。
学校实行绩效考核那是不把受教育者当人,只是当出分机器。如果是有良知的教师,当他们面对学生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时可不得焦虑且抑郁吗
班级孩子太多,一个班50人,各种作业批改、学校评比,早自习、晚自习。教师非圣人,也有七情六欲。教师是社会压力的一个缩影。唯有像个人一样活着,像动物学习,,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精神疾病才能减少。
结构性不匹配,资源也应适当多倾斜。毕竟教师关系着下一代,关系着未来,多给资源也无可厚非。如果继续过于强调绩效考核或者提高效率,可能不合适。
思想不解放,就没有未来。
机器人老师可能更好。如果有条件选,我选机器人老师。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
老师如此?孩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