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良法与好人|神奇的生活经济学

2021年11月22日 12:35
李井奎
李井奎

李井奎,经济学者,科普作家,著有《大侦探经济学》、《在哈佛看美国》等作品。

无论“彭宇案”的真相为何,南京法院的法律判决,确实对当下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好心助人的美德在法律层面上可能会变成害人害己的行为,这种担心开始成为人们普遍不安的预期
news 原图 好的法律可以保护热心助人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形成做好事会有好结果的良好预期,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鼓励人们去更好地遵循社会公德,更多地去做乐于助人的好事。图/视觉中国

  在《晏子春秋》这本书中,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齐国宰相晏婴曾这样写道:“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说,环境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会变化。

  而人,是环境的产物,尤其是制度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往往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类行为。法律是制度环境中的一项重要的正式制度,不同的法律安排,也会造就不同社会的行为差异。一言以蔽之,良法更容易鼓励人们做好人,而恶法则鼓励人们多做坏事。事实上,法律的良与恶,就取决于它是鼓励人们做有益还是有害的事。同样,道德也是制度环境中的一项准制度,只不过属于非正式制度,或者属于广义上的制度。无论是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法律,还是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道德,都是对人们行为所给出的约束,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财新mini+会员专享

订阅后每月可免费阅读 3 篇财新通文章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全年畅览 轻松阅读

您正在阅读
良法与好人|神奇的生活经济学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良法与好人|神奇的生活经济学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耿铭钟

话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注
#生活+关注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财新周刊|印巴新冲突

2025年05月12日

公器私用 黑龙江原宣传部长张效廉涉嫌受贿被逮捕

2025年05月12日

关税战每日观察|中美首轮接触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5年05月12日

财新观察|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月12日

樊纲:用好财政政策,提振消费需求

2025年05月12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