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亲子 > 正文

称职尽责应对社会“厌童症”|亲子

文|财新 任蕙兰
2023年08月07日 11:08
家长的作为至少应注意两点:一有不卸责的态度,不能指望全社会容错;二要对自己的带娃能力有清晰认知。没有两把刷子,尽量少挑战高难度任务
2023年8月5日,江苏淮安,水上乐园内玩耍的儿童。暑假“神兽”出笼,公共场合“含童量”大增,难免打扰到其他人,社会上“厌童”声音渐响。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趁着暑假,我想带女儿逛逛颇有人气的无界美术馆。我提前在网上搜寻信息,看到有网友抱怨,展馆里横冲直撞、大呼小叫的顽童太多,令沉浸于光影之美的观众频频“出戏”,极度影响观展体验。我看了心情有点复杂。

  暑假“神兽”出笼,公共场合“含童量”大增,难免打扰到其他人,社会上“厌童”声音渐响。这又引起家长们的反弹,呼吁建立“儿童友好社会”,拯救向下俯冲的生育率。对儿童的态度成为一个撕裂社会的话题。

  我深知儿童活跃的天性,女儿也曾是顽童一枚。她上幼儿园中班时,有一次我带她和小伙伴参观陆家嘴的一个私立博物馆。一开始娃们还耐着性子听家长讲解,半小时后坚持不住了,在展厅里追逐打闹起来,把博物馆当成游乐场。工作人员忍不住过来提醒,我们赶紧撤离,保住剩余不多的颜面。

责任编辑:张兰太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