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在加拿大上小学的时候,直到六年级才学三位数的乘除法,老师也不强调大量练习,所以她到六年级还背不全9以内的乘法口诀。不过,当时我也没有危机感,觉得北美的数学教育要求低,可也并没有妨碍他们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领先世界。这种教育体系也许是有道理的吧?到了十年级,女儿开始感觉数学吃力。她说老师讲的她都懂,解题方法也会,但就是速度慢,别人花半小时的,她得做俩小时。我拿过作业一看,发现其实就是她小学阶段基础没打好。比如,运算过程中出现一个625开方,她看不出这就是25,全程带着根号运算,当然要花更长时间。最关键的是,费了洪荒之力之后还算错了。因为这挫折,她给自己贴上了数学不好的标签。如今在大学里主修化学,但也要学习三门数学课。她在选课前做了很多侦察工作,重点摸清哪个老师给步骤分。因为她的答案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简化的分数,所以数学成绩严重仰仗老师的价值观。
T中
王芫:有更多选择后,连熊孩子们也得罪不起了|亲子
2022年05月22日 10:28
-
-
王芫
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什么都有代价》等。
Kumon的中译是“公文”,但很多中国学生叫它“苦闷”。从前不管孩子们怎么喊苦闷,只要家长认准就行,现在这些熊孩子们也得罪不起了
版面编辑:解亦盈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