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方益昉 > 正文

108岁的《科学》如何讲白话|故事

2023年05月04日 16:15
从面世之日起,《科学》就推动用大白话作文,不仅因其听得明白,而且白话直面真相
资料图:《科学》杂志。1915年,康奈尔大学的任鸿隽等9位同学,一时兴起牵头组建中国科学社。会员们各自凑上几元合伙费,尝试编辑出版学生期刊,刊名就叫《科学》。图:IC photo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由青年人主办的《新青年》与《科学》杂志,撑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眼下《科学》存世108周年了,我与茶寿之尊,也交往近40年,见证它从面世之日起,推动用大白话作文,不仅因其听得明白,而且白话直面真相。

  当年,官费旅美的庚款留学生津贴稳定,每月进帐约60美元,比起身边日薪仅1美元的工薪阶层,日常开销相当宽裕。胡适同学平时还积攒余款,寄回安徽孝敬老母。赵元任购置时髦照相器材,热衷玩弄摄影。所以志同道合者,不难一起做些事。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旅美学者。历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外籍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奥斯勒健康人文与医学中心特聘教授。研究领域聚焦社会医学、科学政治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