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热议 > 正文

戛纳去复来,寻找杨德昌|人物

文|宋朝
发布于 2023年11月26日 20:00   更新于 2025年05月28日 15:10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导演,这是他有别于多数华语片导演的地方。有生之年,他不停地反思:“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的都不一样呢”
1986年,杨德昌导演在电影《恐怖分子》拍摄现场。图:刘振祥提供
 

  [编辑引言:25年前的2000年,台湾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杨德昌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一》,在戛纳获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2025年第78届戛纳电影节开幕首日,《一一》在戛纳经典单元重映4K数位修复版,向这位已故知名电影人致敬。

  电影以一场婚礼为开头,以一场葬礼为结尾,展现了一个处于现代社会的家庭中,三代人的故事,为杨德昌集大成之作。

  生前杨德昌曾解释片名“一一”的用意:“这部电影讲的单纯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个阶段,身为作者,我认为一切复杂的情节,说到底都是简单的。所以电影命名为《一一》,就是每一个的意思。这意味着电影透过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出生到死亡每个具有代表性的年龄,描绘了生命的种种。爵士乐手在即兴演奏前,总会低声数着‘a one and a two and a …… ’来定节奏,英文片名由此而来,表示片中内容并没有紧张、沉重、或者压迫感,生命的调子应该像一阕爵士乐曲……一一,就是开始,我们翻开字典的第一页,就是一嘛;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一个开始的位置上。”

版面编辑:解亦盈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