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李大卫 > 正文

那个维也纳,现代的,逝去的|猎读

2023年12月21日 15:44
英国作家理查德·科奇特的《维也纳:一座观念之城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那个昔日维也纳。那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和平时期,它失去了帝国时代的网红光环,却在更多领域处在了世界的前沿
《维也纳:一座观念之城如何改变世界》书封

  一座城市的分量,指的其实是那里的人的分量。世界旅游地图上,有不少景观漂亮的鬼城,除了休闲打卡,我们不会去那些地方。而这些地方,除了哪些人活在那里,我们还要看看哪些人死在那里。这类城市一般都有值得探访的墓地,说明很多人,不管他们来自本地还是外省,甚至外国,来了就不走了。

  还有一种城市,也曾聚集过大批优秀人物——时髦的说法是,人才密度超高——但最后,这些人却终老于别处。现代维也纳便属于这一类城市的典型。这里使用现代一词,是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世纪末维也纳”之前,还有一个音乐史上所谓的“第一维也纳时期”。这座古老帝都就在那一时期,成为欧洲音乐生活的中心。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那个年代的偶像。后来的承平时期,尽管也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轻音乐,以及趣味上与之配套的彼德迈尔的家具设计,但它代表了品级较低的文化。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文化评论人,生长于北京,其他文字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恐龙和猫》、评论集《天堂的滋味,只要一文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