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罗新 > 正文

罗新:回望“女人结界”|识史

2024年03月17日 20:00
或出于信仰,或出于爱,不顾禁制,勇闯结界,不仅有愿望有态度有立场,而且有切实行动,推动了变化发生
泰国清迈柴迪隆寺。图:视觉中国

  在泰国清迈旅行的人,会发现清迈六大寺之首的契迪龙寺(Wat Chedi Luang,中文常译作“大佛塔寺”)内,有一所不大起眼的佛堂,立有泰、英、中、韩、日五种语言的标示:谢绝女性入内。该寺庙为何如此拒斥女性?一般的解释是,因为这所佛堂供奉着清迈的“城市支柱”——因塔印城柱(Inthakin)。不过,研究泰国佛教史的学者指出,寺庙排除女性访客的现象非常普遍,直至20世纪中期后才逐渐减少。

  佛教在南亚起源时本就存在女性歧视,这与佛教传播所至的各地区社会中早已内含的性别不平等相结合,因此古代佛教界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和区隔。其具体表现是设置女性防线,以阻止女性进入某些只允许男性进入的区域,比如,中国的一些寺庙不许女性进入高僧内殿或靠近佛像。佛教管理系统内,女性比男性地位低,寺院内女性多为低薪杂工,难以在学术和管理等方面向上流动。佛教提供的理由是女性不洁,最主要的证明是月经这类不同于男性的生理条件。因为不洁,女性理应被排除在某些神圣区域之外,此即所谓“女人结界”。

版面编辑:邓舒方
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