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人文 > 正文

中关村:40年前的私人记忆|亲历

文|王昶
2023年08月06日 13:40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关村居民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职工和家属为主,绝大多数居住在这里的人都不是北京土著,所以可以说是一个“移民”社区

排骨和圆周

  1972年的夏天,立夏和小暑之间的一天凌晨,我出生于北京中关村医院。父亲给我起的名字是一个很复杂的“昶”字 ,意为“白天时间长”。

  在我出生证的背面,有几个小字:“排骨一块,7.22”。在所有副食品都凭票、定量供应的时代,这一行字说明:因为我的出生,我们家已经在副食店多买过一块排骨,立此存证,下不为例。

  在接下来的28年里,如果以出生地为圆心,我的生活只集中在半径为4公里的一个环形之内:中关村北区(1.6公里);中关村第二小学(1.1公里);中关村东南小区(500米);中学(1.1公里);大学(3.8公里);研究生院(2公里)。圆周不大,直径不长。

责任编辑:李佳钰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