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mini > 专稿作家 > 李井奎 > 正文

“烂尾娃”背后的时代问题|神奇的生活经济学

2024年01月30日 08:59
凡是违反自然规律,欲强行为之,即便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其最终的结果也往往都不可预测,甚至得不偿失
2023年4月8日,湖北宜昌,乡村公路边的标语。到了这个时代,生育已经成为受到管制的一个领域。图:视觉中国

  最近某平台有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生一个宝宝补贴100万,你们愿意生吗?回答的人数超过2000人,其中有一个回答最逗:生是会生的,但不是现娃,而是期娃,政府得先付个20万做首付。而且还不保证最终交娃,也就是可能会出现“烂尾娃”。这个回答虽然是个玩笑,但背后隐藏的思想和时代问题却不小。

  作为一个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人,我对小时候家乡的计划生育工作印象极深。

  80年代中,在故乡的大街以及房屋上,经常可以看到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宣传标语以乡镇府为圆心画圆,半径越短,相对越文明,比如镇政府所在的那条街上刷的是“实行计划生育,贯彻基本国策”;离开镇政府所在的那条街,标语就变得更实在,比如“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而离开了镇上,到了下面的行政村,这些标语就变得简单粗暴多了,比如“引下来、流下来,就是不能生下来”等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连我这样的小孩子,都已经能够细致区分引产、流产、结扎、上环这些现在看起来略显生僻的术语。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邓舒方
李井奎
李井奎,经济学者,科普作家,著有《大侦探经济学》、《在哈佛看美国》等作品。